2023(5):1-6.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粮食安全放到了突出位置,强调了保障粮食安全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植物新品种作为粮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对于农业发展极为重要。黑龙江省作为全国5 个主要粮食输出省份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黑龙江省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在法律层面与政策方面上均存在不足。为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完善黑龙江省植物新品种保护机制,攥紧种子这一核心竞争力,进而推进高质量发展,应全面分析黑龙江省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保障与政策实施现存问题,从完善黑龙江省植物新品种法律制度、制定黑龙江省植物新品种相关政策两条路径出发,加强黑龙江省植物新品种保护,保障粮食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3(5):10-13.
摘要:全面分析整理了2008-2022 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与授权情况。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提高各主体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意识,加大扶持植物新品种保护力度,建立健全执法协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3(5):14-17.
摘要:在植物育种领域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随着植物育种技术的发展,业界对提高品种相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植物品种相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的现状,通过研究植物新品种权和专利权的客体,发现二者保护客体脱节,造成了两种育种相关技术知识产权之间未能有效衔接,存在保护真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植物品种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2023(5):17-19.
摘要:优良品种是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是种业发展的关键。农作物品种管理是种子管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试验审定是品种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创新品种试验审定管理,坚持试验审定、展示示范推广原则,坚持试验审定为生产服务,与时俱进做好试验审定,构建多出品种、快出品种机制和选好品种、选大品种平台,促进新品种选育及应用,为推动云南稻种业振兴提出对策措施。
2023(5):20-23.
摘要: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围绕油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油菜种业振兴,做大种植基地,推进加工增值,促进农旅融合,对油菜全产业链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发展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对陕西省汉中市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分析了全产业链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汉中油菜全产业链持续发展壮大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3(5):23-26.
摘要:种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酒泉作为“天然的种子加工厂”,在种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在当前国家大力实施种业振兴的战略机遇下,酒泉应积极抢抓机遇,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拓宽种业发展路径,提升酒泉种源保护和利用、制种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酒泉特色种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酒泉种业强市建设,全力打造中国“种业航母”。
2023(5):27-29.
摘要:通过对青岛市推进现代种业育种创新情况分析,发现青岛市育种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青岛市育种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提出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解决种源“卡脖子”难题;强化政府财政投入,国家设立育种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强化突破性种质的创新和新品种的选育;完善监管、审批制度,促进生物育种项目成果转化等措施。推动青岛市现代种业育种创新快速发展。
2023(5):32-35.
摘要:近年来由于高温高湿等极端天气频发,导致部分玉米品种遇高温高湿天气发生不可控的病害、空秆、花粒等现象,造成玉米严重减产,给种子使用者造成巨大损失。高温高湿天气造成减产后,相关种业企业以玉米品种为审定或引种品种允许推广种植与品种无关为由,不予进行损失补偿处理。种子使用者对企业信任度消失,下一年度不再购买该企业其他品种,影响企业良性发展,还会产生群众上访等社会问题。通过分析高温高湿天气对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讨论推行农作物种子质量强制险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法,解决玉米种业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控减产因素,化解社会问题,促进种业企业良性有序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
2023(5):42-45.
摘要:甘肃省临泽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是国家认定的首批“制种大县”。“十三五”以来,临泽县狠抓基地建设,将以水肥一体化为重点的优质高标准农田向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倾斜性配置,示范带动全县玉米制种基地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方向迈进,切实提高了种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了现代种业节本增效,加快了现代种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农民增收新途径,建立了稳定的现代玉米制种基地。通过综合分析,发现还存在农田建设标准不高、基地地力保障机制不完善等一些容易忽视或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更有效、更快速地推进以高标准农田为主的高标准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切实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缓慢的问题,提升制种基地地力,拓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民增收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023(5):48-52.
摘要:辽宁特早熟棉区位于中国植棉区的最北端,多年来选育出的早熟、抗病、优质棉花品种享誉国内。通过2022 年辽宁省区域试验的6 个区域试验点田间性状综合表现,鉴定11 个参试新品系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纤维品质,客观评价其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以后参试单位进一步提升棉花品种选育水平和品种审定及推广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王 智 , 柯福来 , 宋迎辉 , 张华文 , 石燕楠 , 孟 彦 , 朱 凯 , 吕 芃 , 李桂英
2023(5):53-57.
摘要:酿酒高粱是黄淮海地区的经济作物,近些年种植面积不断回升,但该区高粱生产的指导性信息较少,因此,构建适宜该区的酿酒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品种选择、种植规划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文献研究、生产调研和专家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利用德尔菲法和橙子办公软件设计调查问卷,借助专家微信群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专家问卷调查,使用SPSSAU 优序图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根据文献研究和适应性试验,并反复征询专家意见,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判分原则和标准,按综合得分将酿酒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分为适应(≥ 90分)、较适应(76~89分)和不适应(≤ 75 分)3 类。
苏振 , 邓宇驰 , 钟德发 , 王春玲 , 林飞剑 , 陈家福
2023(5):58-61.
摘要:为筛选适宜柳州蔗区种植的甘蔗优良新品种,提高蔗区产量和品质,优化品种结构,以当地主栽品种桂柳05136 为对照,选择桂糖55 号等4 个甘蔗品种在柳州市柳江区进行了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桂糖47 号蔗茎产量与对照相当,但蔗糖分较低,应进一步观察其蔗糖分表现再评估是否推广;桂糖51 号属大茎品种,株高中等,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产量高于对照,前期(10 月)蔗糖分高,平均蔗糖分与对照差异不大,属早熟高糖高产品种,可重点关注并扩大推广;桂糖55 号中大茎,植株高大,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产量高于对照,属早熟高糖高产品种,也应重点关注并扩大推广;云蔗08-1609 的株高、茎径、有效茎数与对照相当,分蘖力一般,产量表现一般,蔗糖分与对照差异不大,属早熟高糖品种,可进一步观察其产量表现。
2023(5):65-69.
摘要:为筛选适宜河南省种植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促进玉米品种更新换代,2022 年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征集37 个高产玉米新品种(系)在全省14 个试验点进行了示范展示。结果表明,秋乐368、京科999、名鼎26、K1998、永优988、现代959、航星708、郑单5179、金北516、豫单197、MC121、ND1602、MY73 等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可在河南省玉米各主产区推广种植。
杨艳斌 , 杨 涛 , 朱 霞 , 米玛次仁 , 吴军琴 , 格 桑
2023(5):74-79.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西藏高原生产应用的籽粒玉米品种,遴选12 个国审或同生态区省份审定的极早熟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对品种生育期、特征特性、产量、品质及抗逆性进行系统观测和比较,结果显示参试品种均能在2022 年度的无霜期内安全成熟,平均产量16116kg/hm2,品质均达国标一级,其中松科100、先达203、先玉1781、先达103、三北102 等5 个品种的生育期短于山南地区常年平均无霜期(154.5d),能在山南地区常年80% 的霜冻初日(9 月27 日)前后成熟,且丰产性较好,可引入进行试验、示范种植;品种先达101 的早熟性好、籽粒硬粒型,可作为优质品种引入示范种植;生产上推广应用时,应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区域气候特点不断优化品种布局和配套栽培技术。
程江 , 任洪 , 段正凤 , 唐孝书 , 陈坤伦 , 王光东 , 陈华璋
2023(5):80-82.
摘要:真糯101 是贵州金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贵州真好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QW21 为母本、WT1791 为父本选育出的优质高产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2020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00546。在2018-2019年2 年的西南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中,真糯101 均实现增产,2018 年较对照渝糯7 号增产2.5%,2019 年较对照渝糯7 号增产1.6%。该品种具有口感佳、外观品质好、鲜果穗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西南鲜食玉米类型区的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及云南省中部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作鲜食玉米种植。
2023(5):82-84.
摘要:充分利用西双版纳州热区资源优势,解决甜玉米品种结构单一的问题,开展鲜食甜玉米新品种选育。育成通过云南省审定的玉米品种曼婉玉,该品种具有品质优良、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的优点。根据曼婉玉的特征特性集成建立了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3(5):85-87.
摘要:浙彩黑5 号是浙江省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花育52 为母本、黑色(深紫色)种皮浙花5 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花生新品种,生育期121d。该品种适宜在浙江省种植区种植,栽培时做到覆膜、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化控,增产潜力大。
司玉君 , 曹其聪 , 张 浩 , 刘爱霞 , 孙熙文 , 朱振艳 , 陈 雪
2023(5):87-88.
摘要:潍豆20 是潍坊市农业科学院2013 年以潍豆126 为母本、齐黄34 为父本通过系统选育与混合选育相结合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9-2020 年参加山东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 年每667m2 平均产量214.3kg,比对照菏豆12 号增产4.5% ;2021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0.9kg,比对照菏豆12 号增产8.8%。该品种产量高,抗倒伏,抗病好,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42.17%,脂肪含量21.58%,2022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20220003。
2023(5):94-96.
摘要:创麦68 的杂交组合为孟选0859/ 周麦22,由河南浩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系谱法于2013 年选育而成,2015-2017 年度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7-2020 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河南泽熙农作物联合体区域试验、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农业农村部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10130。该品种半冬性,株型较紧凑,抗倒性好,中早熟,籽粒饱满、半角质,高产、稳产、广适性强。
黄丙欣 , 席国成 , 刘林斌 , 任培先 , 黄宏宇 , 邹景伟
2023(5):101-102.
摘要:泊玉66 是泊头市蔬宝种业有限公司以自交系M9954C 为母本、自交系BA702 为父本的玉米单交种,2021 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抗病、抗倒、高产、广适等特点,2019-2020年参加河北环渤海联合体夏播玉米区域试验,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0409.3kg/hm2,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9.1%。2020 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242.0kg/hm2,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5.9%。主要介绍了泊玉66 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内容,以期为品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姜丽霞 , 任军荣 , 穆建新 , 韦世豪 , 朱彦涛 , 张彦锋 , 安然 , 张耀文 , 张智 , 张登辉
2023(5):103-105.
摘要:秦杂油7 号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春油菜新品种,2019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和科技成果登记(登记编号:GPD 油菜(2019)610211)。2017-2018 年连续2 个生长周期参加陕西省春油菜区域试验,每hm2 平均产量3514.2kg,较对照青杂5 号增产3.5%,含油量49.56%,芥酸含量0,硫苷含量23.82μmol/g(饼),亚麻酸含量13.8%。多年多点试验表明,秦杂油7 号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油、高亚麻酸、宜机械化收获等特性,适宜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等春油菜主产区种植推广。2019 年在第26 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该品种成功转让给杨凌金诺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2023(5):108-110.
摘要:嘉74A 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的优质粳型三系不育系,2022 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嘉74A 表现米质优、粒型较长、株型佳、繁种特性好,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根据嘉74A 的主要特点,介绍了其适宜播差期、稀播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要点、科学喷施“九二〇”方法、田间病虫防治、辅助授粉措施、去杂标准和技术等高产繁殖技术。
2023(5):113-115.
摘要:山东鑫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鑫麦906,于2021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16024。通过对鑫麦906 特征特性的介绍,区域试验数据的分析以及种植示范的表现结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总结出小麦优质高效生产模式,即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高产栽培模式。充分发挥小麦品种的增产潜力,加快小麦新品种的成果转化,优化本地小麦品种布局,以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促进乡村振兴。
2023(5):116-118.
摘要::恒丰优郁香为感温香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经福建省2021 年5 个试验点引种备案试验,该品种每667m2 平均产量540.1kg,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0.93%。全生育期131.0d,比对照天优华占迟熟0.2d,综合性状优良。稻米品质优,食味口感好,米质达到NY/T 593-2021《食用稻品种品质》一级标准,香味值78 分。田间稻瘟病抗性表现抗病,是一个高产、优质、抗病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在福建各稻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023(5):125-127.
摘要:丹参与玉米间作高效栽培技术是一种适合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新型种植模式,能充分利用该区域土地、光能、空气、水肥等自然资源,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检测,采收的丹参中丹参酮Ⅱ 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有效成分总含量为0.609%,丹酚酸B 的含量为6.5%,均高于药典规定的含量,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该高效栽培技术年均种植纯收益73980 元/hm2,远高于目前该区域主要种植模式小麦- 玉米种植的收益,可以在鲁西南黄河冲积平原区域推广种植。
2023(5):128-130.
摘要:毛葱是吉林省的一种特色高产经济作物,在毛葱垄间套种大豆,形成了一套高效合理的套种生产模式,该技术模式能优化毛葱产业生产结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积极有效提升大豆产能。从套种农艺、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毛葱套种大豆高效种植模式的技术特点,为吉林地区毛葱套种大豆的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邮编:100081 传真:
电话:010-82105796 E-mail:chinaseedqks@163.com
ICP:京ICP备09069690号-22京ICP备09069690号-2
版权所有:《中国种业》编辑部 ® 2025 版权所有